风险是指潜在的危险,即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。风险识别与应对的方式有风险回避、风险控制、风险转移、风险自留。
本文所指为建设工程合同投标和签约阶段的风险识别,一般通过投标评审和合同评审的动作来识别合同风险。投标评审和合同评审的评审内容基本一致,在此统一说明。
业主方风险
具体有项目立项情况、投资主体、近年业绩、业主信誉、业主资产情况、项目资金是否到位等。
合同模式风险
合同计价模式主要有总价合同、单价合同。
①总价合同又分为可调总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
适用于工期短,工艺简单的项目。此类合同要注意工期、价格风险。
②单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。
固定单价合同需注意价格风险。可调单价合同需注意价格调整因素。
环境因素风险
合同条款风险
合同文本风险为投标评审、合同评审的主要内容,具体有工期、付款条件、支付方式、预期利润率、违约责任、材料调差、竣工结算等方面。下面按合同顺序分析:
⑪合同价格形式
此处一般分两种:单价合同,总价合同。具体内容有清单单价或总价包含范围、风险范围外价格调整方法。
一般业主不允许出现风险范围外价格调整方法,此处应关注合同价格包含风险范围与报价包含范围是否一致,如街道管理费、干扰费、占道费、泥浆处置费等;是否出现我方无法承受的内容,如“相关政策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”。
⑫计量原则
要明确工程量的计算规则,尤为注意区分的是“XX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”和“XX消耗量定额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不一样的,土方、钢筋差异较大。
此处要约定明确,不能即写清单又写定额。
⑬计量周期
一般分为月度计量、节点计量。节点计量要与付款周期和进度付款比例统一考虑,公司是否存在垫资以及垫资的额度。
⑭工程进度款支付
此处要注意付款周期、付款比例、付款支付时间,这三项直接涉及到项目资金是否充裕,一定要写明。
付款比例一般为进度支付60%-80%,竣工验收合格支付至80%-90%,结算完毕后支付至95%-98.5%,预留5%-1.5%质保金。往往结算时间较长,如无竣工验收合格调整付款比例直接结算完毕后调整,则有资金占用风险,公司后期回款进度会因结算拖延。
支付时间一般为下月15日前支付。如为下月末支付或审核完毕后一个月内支付,则会导致项目资金至少会拖延1个月。
⑮竣工结算
此处应注意竣工结算审核次数和约定结算审核时间。竣工结算审核次数不能超过2次。结算审核时间依据项目规模大小有30天、60天、90天的区分,要约定明确。
⑯缺陷责任期
缺陷责任期分为6个月、12个月、24个月,也就是说缺陷责任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。
⑰工程保修期
工程保修期一般与国家规定保修期一致。需注意的是,如合同与国家法规约定不一致的,按保修期长的执行。
⑱承包人违约情形
承包人违约要注意处罚的合理性,项目是否可以承受。尤其注意在合同中要体现所有违约责任的上限,不能没有上限,否则会有项目履约风险。上限一般为全部履约保证金或合同暂定金额的5%。
⑲工程保险
此处主要为建筑工程一切险的约定,要明确约定建筑工程一切险是业主支付还是承包单位代付,费用由谁负责。
⑳争议解决
一般采取仲裁或诉讼方式,两种方式均可,仅能选一个。但仲裁委员会或法院名称一定要写。如发生争议,一般在施工所在地法院解决,如此处约定了地点,则按此处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或法院解决。
总结
总体来说合同风险识别要根据公司自身水平、能力,根据经验来整体判断,存在风险不一定意味着合同不能签订或不能投标,要通过投标报价提高合同价值;通过合同谈判来达到风险自身可承受程度,通过施工过程中良好沟通和风险转移,以达到工程顺利履约、项目盈利的目的。
投标报价、合同谈判是具有艺术性的活动,可以较好地规避风险、获取利润机会。如何通过投标报价、调整合同获取利润机会在后续文章中讲述。
本文转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于我司联系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;